【家長必讀】教練的手藏著什麼?揭開幼兒體操的「酒瓶式抓法」秘密
- Josie Chan
- 2022年4月29日
- 讀畢需時 2 分鐘
已更新:6月16日
你有沒有觀察過,當孩子在幼兒體操進行某些動作時,教練的手指好像特別有「魔法」?
看似輕輕一放,孩子就穩穩地撐住、完成了一個原本做不到的動作。
這不是巧合,而是來自專業幼兒體操教練的保護技巧——酒瓶式抓法。
什麼是「酒瓶式抓法」?教練手中的保護智慧
在小松鼠體操的課堂上,當教練觀察到孩子進入上肢支撐或倒立相關的動作時,如果孩子的核心控制還不夠成熟,這時候教練會使用一個特殊手勢:「酒瓶式抓法」。
這種抓法的重點不是「控制」,而是「保護與引導」——就像一隻穩穩握著玻璃瓶的手,讓孩子的雙腿在教練可掌握的範圍內移動,不會突然滑出、翻倒或受傷。
這樣的保護動作,背後有什麼教育意義?
除了動作上的協助,「酒瓶式抓法」其實蘊含了三個層次的用心:
安全第一:孩子在翻身、倒立等不穩定姿勢時,雙腳被穩穩保護,不會突然往後摔落。
激發自我控制:孩子的核心肌群與背部力量需要「靠自己」啟動,教練只是提供必要的支撐點。
建立信任感:孩子知道「我可以放心試試看,因為老師在這裡接住我」,進而提升學習意願與自信心。

為什麼這麼小的動作,卻這麼重要?
在2~6歲的孩子身上,我們常看到的是動作能力的萌芽期。
這時候的體操課,不是為了讓他們馬上做出完美動作,而是讓他們透過反覆練習與被鼓勵的過程,學會信任自己的身體、信任帶領的老師。
「教練的手,像是藏著一個不說話的承諾:我在,放心去試吧。」
這就是為什麼我們要強調每一個保護技巧的專業性。每個你看不到的細節,都是我們對孩子安全與成長的堅持。

給家長的小提醒:一堂專業的幼兒體操課,應該包含這些要素
如果你正在尋找適合孩子的體操課程,建議留意以下幾點:
教練是否具備兒童運動安全訓練與保護技巧
課程是否根據年齡與動作發展階段規劃
是否使用如「酒瓶式抓法」等專業動作保護技術
課堂中是否營造出「讓孩子敢嘗試」的氛圍
這些,看起來不一定華麗,但對於孩子來說,卻是每一次安全練習的基礎。
用一隻手,穩住孩子的信任與勇氣
體操課不只是學動作,更是一種陪孩子一起學會勇敢、學會控制、學會相信的過程。我們堅信,每一次成功翻身的背後,都有一隻穩穩的手,與一顆願意等待的心。
Comments